在进入产程之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失,失却羊膜囊在分娩中的作用,可致滞产、胎儿窘迫;时间稍长可引起宫腔内感染。
诊断要点
1.病史产妇自觉从阴道流出无色,无味的水样液体,如混有胎脂,即可确诊。
2.肛门检查,摸不到羊水囊,将先露向上推动,可见羊水自阴道流出。
3.测定阴道液体酸碱度,胎膜末破时,阴道液pH=4.5-5.5,破膜后在7-7.5之间。
4.破膜后在阴道排出液的涂片中,可找到胎儿皮肤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羊水中的结晶。
治疗要点
主要防止脐带脱垂及产时感染。
1.绝对卧床,禁止灌肠,先露末入盆者,尤应注意防止脐带脱垂。
2.用1:1000新洁尔灭抹洗外阴,每日两次,垫以消毒垫或纸,保持清洁。
3.破膜12-24小时,尚未临产者。应注意观察胎儿及产妇心率,体温,白细胞变化等感染现象,及时使用抗菌素。
4.妊娠37周以上胎膜早破已超过24小时,尚未临产者,应积极引产,无骨盆狭窄情况,可考虑用静脉点滴催产素,如妊娠不足37周而破膜者,积极防止感染。酌情待自然分娩,同时予地塞米松10mgqd×3,静脉滴注促胎肺成熟,凡破膜超过24小时未临产者,产后取胎盘,胎膜,新生儿耳、鼻、眼分泌物培养+药敏,以提示使用抗菌素。
5.勤听胎心音,注意孕妇全身情况,定时测定体温,脉搏,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