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保胎药有哪些及影响这是一些准妈妈们常关注的话题,那么生育健康网整理了保胎药有哪些的资料,从而告诉您保胎药对胎儿有何影响?下面要介绍的内容系用保胎药有哪些须注意?希望对您有帮助,请阅读参考。
解析保胎药有哪些及影响
保胎对多数已孕女性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有流产历程的女性,所以就对保胎药情有独钟,而您是否对其有所了解呢?或是您用过保胎药呢?无论怎么样,都想请您花点时间好好地阅读下该文章的内容介绍,而所要介绍的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保胎药一般常用的有保胎丸,保胎灵胶囊,黄体酮等药物,可以起到保胎作用。
黄体酮,用法是每次20毫克,每日深层肌肉注射1—2次,用到出血停止后一周左右再停药;
维生素E,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另外,还可选用具有固肾安胎作用的中药。
按临床经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其中使用保胎药指征的有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因为其它流产已不能继续保胎。医学上是这样的情况:一是对因黄体功能缺陷、孕激素不足造成可能流产,B超图像提示为活胎的孕妇,可进行保胎。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发生3次以上者。流产经过根据妊娠时间的长短,与其它一般流产相同。怀孕后为防止再发生流产,可用维生素E,每次10—20毫克,日服3次;黄体酮,每次深层肌肉注射10—20毫克,每周注射3—4次。
对以上两种流产,也可根据辩证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如妊娠后,阴道少量出血,伴腰痉痛,小腹坠痛,两腿痉软,小便次数多,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在妊娠初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请保留此标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在妊娠期间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胀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胎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克、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5克、白芍12克、川断9克、山药9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涩安胎。
另外,在使用保胎药的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减少妇科检查,禁止性生活,以便提高疗效。
保胎药的影响
保胎药对胎儿的影响较小。因为它属平滑肌松弛剂,使用保胎药有可能引起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副作用,也可能使人血压降低,如果反应严重,还可能造成肺水肿或心肌衰竭,但是出现这些副作用症状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而且多半是使用针剂安胎药比较可能有问题。
所以,对有流产或早产迹象的孕妇使用安胎剂还是不应过于担心的。但是,它毕竟属药类,医生会根据孕妇可能的流产或早产原因来决定是否必须使用安胎药。
但准妈妈须注意下面几点
一、保胎忌滥用黄体酮
黄体酮,在医学上也称为“孕酮或性激素”。在医疗方面,过去保胎治疗常规应用黄体酮,在临床医学上,把此药作为一种主要保胎手段应用。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呼吁:和所有的药物一样,保胎忌滥用黄体酮。
从药物疗效和作用方面看,使用黄体酮后,可使子宫肌肉松弛,妊娠子宫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出现了减弱的情况,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它只适用黄体功能不足所致的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做内分泌测定就用黄体酮保胎,自然不能行之有效,还可能适得其反。近年研究发现,一方面黄体酮可致胎儿发育畸形,尤其是对男性胎儿,早期应用此药,会影响胎儿性腺发育及外生殖器官异常;另一方面还会抑制子宫收缩,削弱孕妇自然完全流产的能力,从而导致死胎留滞过久,即“过期流产”。因此,现国内外多数专家已不主张用黄体酮保胎。
二、忌服用明党参保胎
明党参,别名明沙参、粉沙参、山花、花根、山萝卜等,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在我国农村有部分地区,在妇女怀孕时,家人常以明党参炖鸡给孕妇食用,意在养神安胎。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孕妇服用明党参,不但没有安胎作用,反而对身体有害。
在怀孕期间,由于孕妇脾虚而泄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服用明党参,不仅会增加胎动的频率,而且还会危害胎儿的健康。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明党参性味甘、微苦,微寒,人肺、脾、胃、肝经,具有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的作用,因能润肺而清燥热,适用于胃热津亏之反胃呕逆,根本没有安胎的功能;此外,在妊娠期间的胎动不安,大多由于气血虚弱或肾虚所致,临床中医在治疗方面,以补虚固胎为主。需要指出的是,药物研究表明,明党参既无补虚之功,又无安胎之效。
看了以上对解析保胎药有哪些及影响的相关描述,想必您已心中有数了吧,要了解更多话题的,请阅读怀孕注意事项栏目中的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