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没想到已然成为妈妈级的人物了,而产后的一些事很让人纠结,有没解决的方法呢?于是请您阅读下生育健康网整理的这篇文章。
如何远离产后三道伤
在经过短暂的孕期,让年轻的姐妹变得更成熟靓丽,而成为新妈妈后,一些纠结的事也相伴而来,对于产后的三道伤,让新妈妈们郁闷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没什么方法可以远离这种伤痛呢?那就随着小编的介绍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怀孕、分娩这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对女性的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盆底肌肉和生殖道将受到极大的考验,而高龄孕产妇本身的恢复能力就不强,不少人产后更容易出现会阴疼痛、性交疼痛、子宫脱垂等问题。妇产科专家提醒,产后女性需及早关注盆底肌肉松弛问题。
产后第1伤:阴道损伤致性交疼痛
正常情况下,产后一个月可恢复性生活,但大多数女性产后却害怕过性生活,因为63%的女性产后会出现会阴疼痛,产后12-18个月后仍有10%的人会有疼痛,因为这与初产妇会阴侧切的伤口有关。
由于初产妇会阴紧,分娩时常有不同程度的撕裂。为防止不规则撕裂和保护胎儿头部免受太大压力,医生常常在产妇分娩时采取会阴侧切,伤口有3-5厘米。有的女性产后一个月,会阴侧切的伤口仍然隐隐作痛,以致过性生活的时候也出现疼痛。生育网www.birthhealth.com整理
专家支招:
1、会阴持续疼痛,有可能是发生感染,应及早找妇产科医生解决。
2、对于性交疼痛,可以通过电刺激进行治疗,使盆底肌肉被动性收缩,让患者性生活时能通过反射性收缩盆底肌肉从而达到性高潮。
产后第2伤:分娩后子宫脱垂
子宫是一个神奇的器官,未怀孕时,它只有鸡蛋般大小,而怀孕后,子宫逐渐膨胀,分娩前容积可增加200倍。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支撑子宫的各种韧带组织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在怀孕36周时,子宫脱垂的发生率为52.2%,阴道前壁脱垂为37%。
一位32岁的女性生完孩子之后,觉得性生活不满意,来医院一检查,医生发现其阴道前壁膨出,阴道相对变短且子宫也轻微脱垂。专家解析,在整个怀孕期间和产后,缺乏锻炼、盆底肌肉松弛是导致子宫下垂的原因之一。体型偏瘦或偏胖以及高龄产妇,由于肌力差,更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专家支招:
1、采用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仰卧姿式,将特制的阴道“哑铃”涂上润滑膏,插入阴道,收缩肌肉,将 “哑铃”往上吸,然后站立起来开始进行锻炼,以恢复和加强盆底肌力,使阴道缩紧,改善阴道松弛状况。
2、用生物反馈技术唤醒患者深层和浅层的肌肉,控制那些没有参与的“懒惰”肌肉(腹肌、内收肌等等)进行收缩。轻度盆底肌肉松弛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有效率达到50%左右。
产后第3伤:分娩后腹直肌分离
正常情况下,双侧腹直肌在腹部的正中线,刘娟说,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阴道分娩,在产后第三天检测,约有60%-70%的女性两条腹直肌会分离两指宽,即使坐完“月子”,仍有30%的妈妈未能完全恢复。
专家解析:腹直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腹肌松弛,收缩无力,腹压减弱,以至于不少女性在产后因为腹直肌分离而出现脐疝,小肠从肚脐眼里凸出来。
专家支招:
1、从产后第3天开始,就可以练习产后操,加强盆底肌肉训练和腹肌运动。
2、坐完“月子”身体恢复后可多游泳,有针对性地锻炼腹部肌肉。
3、用生物反馈技术增加盆底和腹背肌肉的协调收缩,治疗腹肌分离。
点击阅读【 哪些方法助新妈妈开奶】
在成为新妈妈之后,除了要照顾好宝宝健康成长,还应关注下自己的健康,做好产后恢复的工作,因为健康快乐才是硬道理,那么在阅读了上面对如何远离产后三道伤的内容介绍之后,想必对其已有了解更多了吧,要了解更多话题,请阅读产后保健栏目中的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