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栏目:月子病 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2011-10-9 15:09:22 【字体:小 大】 |
1.便秘引起肛裂。产后消化能力减弱,加之坐月子期间活动少,肠蠕动减慢。而且坐月子期间产妇的主食都过于精细,所以容易发生便秘。发生便秘后,由于大便困难、费力,又容易发生肛裂,所以,产后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其它粗纤维食物。
2.腰背肌筋膜炎。妇女“坐月子”期间在床上坐位的时间较多,这样往往在一个多月的月子期间因为一种固定的姿势,使腰背部的肌肉负荷过重而发生劳损,加上腰背部肌肉经常靠墙或床头容易受凉,常使局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在肌肉劳损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生无菌性肌纤维和筋膜炎而出现腰背部肌肉酸困胀痛的感觉。
3.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坐月子期间,产妇活动少,尤其是缺乏下肢的活动,致使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凝固性增高,就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因此产妇要尽量早下床在室内缓慢地行走活动。
4.中暑。时值夏季高温季节坐月子的产妇,常关严门窗,有些长辈们护理产妇时,为了产妇不受风更是让产妇身着厚衣,蒙头盖被,这样就容易引起体温调节障碍,影响身体热量的散发而发生中暑。
5.乳腺炎。初产妇由于哺乳方法不对,乳汁郁积或婴儿吃奶时将乳头咬破,细菌乘机侵入易导致乳腺炎。所以,每次喂奶前后要用温开水洗净乳头及乳晕。每次喂奶时,应让婴儿将奶汁完全吸空,如果婴儿吸吮力弱不能吸空时,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或用手将乳汁挤出,不使乳汁积聚在乳腺及输乳管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