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皮水肿怎么办,这是每个新手妈妈都关心话题。新生儿头皮水肿也有可能是新生儿头皮血肿,这下要怎么区分呢?生育健康网整理“新生儿头皮血肿与水肿的区别”这篇文章,教你怎么识别新生儿头部血肿。
什么是新生儿头部血肿呢?
新生儿头颅血肿与头皮水肿在新生儿临床中经常遇到,但不是颅内血肿,只需注意护理,预后良好。新生儿头皮血肿主要发生在难产,胎头吸引术,产钳助产,有时也可发生在正常产.这是由于颅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停留在局部而形成的,多见于一侧或双侧头顶骨.血肿高出皮肤,边界清晰,大小不一,不超越颅骨骨缝.一般于生后2~3天逐渐明显,压之有波动感,可逐渐吸收消失,一般经数周至数月不等.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可不必处理.
如果是出生时被挤压引起的头皮水肿,一般在七天内就会消退,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的。如果是头皮下血肿,是没那么容易消退的,一般要到三,四个月大的时候,能消退的就消退,不能消退的就会机会变硬。一般无须治疗.除非这“水肿”越来越大,千万不能为了让“水肿”消退而去按它,否则会让它越来越大的.
水肿与血肿有什么区别呢?
1、水肿是水淤积在组织中,血肿是血淤积在组织中。
2、可从颜色上区别。水肿是深黄色样或无变化色,血肿呈紫红色样。
3、从触摸上区别。水肿摸上去较软绵绵的,而且用手压有凹陷,无明显压痛。而血肿摸上去较硬。用手触碰有压痛。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由于产伤导致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留在骨膜下所致。常由胎位不正、头盆不称、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引起,也与新生儿凝血机能较差有关。
血肿部位以头顶部多见,枕、颞、额部少见,常为一侧性,少数为双侧。血肿在生后数小时至数天逐渐增大,因颅缝处骨膜与骨粘连紧密,故血肿不超越骨缝,边界清楚,触之有波动感,其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如由产钳牵拉或胎头吸引所致,皮肤常有溃破或呈紫红色。血肿机化后变硬,常需6-8周始吸收。血肿大者常致黄疸加重及贫血,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应注意与产瘤(先锋头)和帽状腱膜下出血鉴别。
治疗血肿:小者不需治疗;大血肿伴中度以上高胆红素血症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吸血肿,并加压包扎2-3天,以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同时每日肌注1次维生素K1(lmg/次,共3次)。
●附: 头颅血肿与头皮水肿鉴别表
头颅血肿与头皮水肿鉴别表 |
头颅血肿 |
头皮水肿 |
原因 |
颅骨骨膜下小血管破裂 |
头皮受挤压,局部组织水肿 |
部位 |
顶骨或枕骨骨膜下 |
先露部皮下组织 |
质地 |
柔软,有波动感骨缘清晰 |
为可凹性水肿 |
范围 |
局限于骨缝之内 |
不受骨缝限制 |
出现 |
出生时小,以后逐渐明显 |
出生时大,逐渐变小 |
时间 |
24小时后更显 |
|
消失 |
慢,先软 →硬→消失 |
快,2-3天消失 |
阅读了本文,你是否对新生儿头皮血肿与水肿的区别有了更好的认识,了解更多请阅读新生儿频道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