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采取剖腹产?剖腹产是指经由切开腹部及子宫的方式将胎儿娩出,其目的是因特定适应症之下,为保护胎儿及母亲安全,必须选择的生产方式。那么,什么情况下要采取剖腹产呢? 妇产医院专家称,采取剖腹产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一、母体方面 1、孕妇骨盆狭窄或或畸形,阻碍产道时; 2、高龄初产; 3、孕妇生殖道受到感染; 4、孕妇有两次以上不良产科病史; 5、孕妇以前曾做过子宫的手术如剖腹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子宫切开术或子宫成形术,自然分娩时,阵痛可能会使子宫刀疤处裂开,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剖腹产较安全; 6、孕妇患有高血压,经催产不成时,宜剖腹产; 7、产程停滞; 9、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前置血管等出血,危及母亲而且也危及胎儿的生命,宜赶紧剖腹产; 10、孕妇外伤,可能伤及胎儿,需紧急剖腹产来抢救胎儿。 二、胎儿方面 1、胎位不正:如臀位、横位; 2、胎儿过大,母亲的骨盆无法容纳胎头; 3、胎儿窘迫,胎心音发生变化,或胎儿缺氧,出现胎便; 4、胎儿过重:胎儿预估体重超过4000克时,如经阴道分娩常会发生难产、胎儿外伤,采取剖腹产较安全; 5、胎儿过小:胎儿预估体重小于1500克时,剖腹产较安全; 6、多胞胎; 7、胎儿畸形; 8、子宫颈未全开而有脐带脱出时。 由此可知,临床上对剖腹产有着严格的规定,剖腹产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它对解决难产、保全胎儿和孕妇的生命是有效的。但其安全性也只是相对而言,对孕妇产后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弊端;因此,对剖腹产手术的选择,无论是医生还是孕妇本人及其家属,都必须慎重,不可随意。
免责声明:什么情况下采取剖腹产?系生育健康网剖腹产栏目收集于互联网并加以整理,如有冒犯,敬请告知! 闽ICP备08011103号Copyright 2007 - 2010 www.birthheal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