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栏目:难产 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2012-1-19 9:55:22 【字体:小 大】 |
妊娠足月到分娩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称为难产。医学术语叫做“异常分娩”。
发生难产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收缩不协调和收缩过强三种。包括分娩时子宫的收缩力和产妇向下屏气的力量;产道,孕妇骨盆大小的情况是否能让胎儿通过;胎儿状况,主要看胎儿的大小、胎位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异常,便会使分娩的进程受阻而发生难产。顺产与难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顺产处理不当,可以变成难产;反之,难产如处理及时,也可能变成顺产。
要预防难产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按规定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在妊娠晚期还要做骨盆的测量,以便使医生对母婴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一般在预产期前2周左右,医生就要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作出鉴定,并事先告知产妇本人,让其知道是可以自然分娩或需要试产,如果只能选择剖宫产也会告诉本人,以便临产妇做好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
现在我国对孕妇实行划区检查,要求孕妇到本管区所属的医院进行分娩。如果孕妇按要求进行检查,准备分娩的医院的产科医生对孕妇和胎儿的状况早已胸中有数,就能给出最恰当的分娩安排,分娩时也可有针对性地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情况,就不易发生难产,即使发生,也能恰当处理。
难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孕妇根本没有或不能按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因此,产前未经医生鉴定能否自然分娩,本人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也心中没数,只是快到临产或已经临产,甚至生不下来时,才第一次到医院来。由于医生不了解母婴的情况,临时发生问题措手不及,难产的机会自然会增多。因此,妊娠后坚持做系统的产前检查,听从医生指导,对于防止难产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妇产医院提醒准妈妈,分娩时久产不下,对母婴健康危害甚大。因此,要做好产前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和处理,是预防难产发生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