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栏目:婴儿护理 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2010-9-23 10:33:03 【字体:小 大】 |
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应当每天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位置给孩子吃饭,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在吃饭时,不要和孩子逗笑,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让孩子自己拿饼干吃,也要以让孩子自己试着拿小勺子,开始试着用勺子取东西。不要因为孩子吃得到处都是就坚持要喂哺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但如果孩子只是拿着勺子玩,而不好好吃饭,就要收走手上的小勺子。
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地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养成孩子定时定量吃东西的习惯十分重要。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零食,一会儿吃糖,一会儿吃饼干,胃里不空,到正常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会没有饥饿的感觉。
家长可以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特定餐具和语言来让孩子意识到要吃饭了。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来使孩子建立吃饭的意识,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桌上时,宝宝就会意识到“吃饭的时间到了”。
专心吃饭,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许多孩子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者边玩玩具,这对孩子的饮食是不利的。吃饭需要专心,父母必须让孩子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在吃饭时可让幼儿自己参与,捧饭碗、拿小勺,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这样孩子既学会了吃饭,又培养了对吃饭的兴趣。
营造吃饭的愉快氛围。有的孩子吃不下饭或不想吃饭,父母因此大动肝火,甚至辱骂批评孩子,造成孩子每次吃饭都泪水涟涟。这样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讨厌吃饭,害怕吃饭。吃饭成了一件不开心的事情,难免会导致厌食。建议父母一方面要营造愉快的就餐氛围,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吃饭,尽量不要在饭桌上斥责孩子,影响孩子就餐的情绪;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不愿意吃或不想吃,不要勉强,就让孩子饿一饿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