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牙齿从无到有,出牙时间的早晚及出牙的顺序,都是父母非常关心的事,因为这是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
健康的宝宝,一般在出生后半7个月就开始出牙,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到了8~9个月还没有出牙,会非常着急,认为宝宝可能缺钙,牙长不出来。于是,有些家长就给宝宝服用鱼肝油和钙粉,并且会加量服用。这样做,往往有损孩子的健康。仅仅根据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断定是不是缺钙。即便是缺钙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补钙,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擅自给孩子大量服用鱼肝油、维生素D、注射钙剂,很容易引起中毒,给宝宝带来痛苦。
宝宝出牙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的孩子出生后4个月就开始出牙,也有的孩子要到10个月才萌出乳牙。假如10个月以后,乳牙仍然没有萌出,也不必紧张,只要宝宝的身体健康,没有其他疾病,晚到一周岁时再萌出第一颗乳牙也没有关系,只要注意喂养,合理又及时地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多晒太阳,孩子的牙齿自然会长出来的。如果不出牙且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可以去医院检查治疗,切不可滥用鱼肝油等药物。
有的父母认为,乳牙好不好问题不大,反正宝宝将来还要换 牙,这样也不对。因为乳牙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恒牙的萌出及其功能。
乳牙萌出的时间有早有晚,旱的在4个月巳见葫出,多数宝宝在一岁时,已经有6-8颗牙,两岁时乳牙出齐,共20颗。
牙齿的生长要有充足的热量、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A、D、C和氟等。钙、磷是牙骨质的主要成分,如果钙、磷 及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会影响到牙齿的正常形态和结构;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C,牙齿会长得稀疏、短小,或者横七竖八,里进外出。所以,在宝宝的出牙期,要注意营养,不断补充牙齿需要的钙、磷,而且要注意添加维生素D,在4-6 个月时要给宝宝加维生素D和钙片,饮食中注意加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肉泥、骨头汤、面条、饼干、馒头片等。
孩子出牙多数情况是自然萌出,没有什么感觉,也有部分宝宝会伴有局部发红、发痒、流口水、咬硬东西或手指,哺乳时咬乳头等现象。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有些父母在宝宝出牙前,用未经消毒的布去擦宝宝的牙床,这样做不对。宝宝的牙龈比较脆薄,容易因外界剌激而引起牙龈组织发炎。为了帮助宝宝乳牙的顺利萌出,可以给孩子饼干、干馒头片之类的食物去咬或者咀嚼,但不要给孩子咬嚼太硬的东西。
宝宝初生的牙齿,釉质较薄,极易受到损伤,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甜食和糖果,以防止龋齿发生。 |